06
2024-01

重庆:站城融合造福民生

1月5日,以“站城融合、创新发展”为主题的站城融合现场观摩会暨主题论坛在重庆举行。


微信截图1.png


此次论坛由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主办,凯发K8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,中铁二院工程集团公司、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公司、中铁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协办,以“站城融合、创新发展”为主题开展学术和创新成果交流,活动期间与会嘉宾现场还观摩了重庆东站站房及配套综合交通枢纽,体验了重庆东站“站城融合、城轨融合、景城融合”的建设理念。


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会长黄民在致辞中表示,站城融合是铁路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结合的综合体现,未来地方铁路发展的战略重点就是城际铁路和市域(郊)铁路,为推进站城融合提供良好条件,重庆东站从理念到机制、从建设到管理探索出了一条站城融合的发展新路。


微信截图2.png


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顺清介绍了重庆市加强同国铁集团、中国地方铁路协会的合作,加快推进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,展望了把重庆东站打造成为重庆城市门户和新地标的美好愿景。


微信截图3.png


主题论坛上国铁集团原总工程师郑健、凯发K8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汪钦琳、中国经济规划研究院副总经理陈东杰、国铁集团原经开部主任毛秉仁、国铁保利公司总经理郑新明、深圳市地铁集团规划设计中心总经理孙永海等,围绕站城融合、创新发展分别发表演讲。


据汪钦琳介绍,重庆东站及规划引入的相关高铁线路建成通车后,将实现重庆至成都、贵阳1小时,至重庆所有区县2小时以内,至武汉、长沙、西安、昆明等省会城市3小时以内,至北上广深和香港等国内一线城市6小时的目标,形成“1236”高效通达的高铁出行圈。


微信截图4.png


重庆东站站房及配套综合交通枢纽总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,站城融合比例居于全国前列,站城融合创新研究获中国地方铁路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。重庆东站充分利用特殊的地形高差,对铁路站场“路基改高架”获得铁路红线内的铁路站场桥下55.6万平方米的建筑空间,采用“桥建合一”结构形式,布局4条城市轨道、长途汽车、公交汽车、出租车、社会车辆停车等市政交通工程,从而节约用地315亩。将转换出的空间实施铁路综合开发,配套建设综合交通换乘中心CTC,在站房“四角”建设商业、办公、酒店等城市生活配套设施,以及铁路生产生活房屋,使旅客足不出站尽享方便快捷的换乘和城市商旅服务,即:城市轨道交通、公交、长途汽车、出租车、网约车、机场城市候机厅等各种交通方式在站内汇聚,实现5分钟换乘;车站与商业购物中心、写字楼和酒店无缝衔接,满足出行、商务、差旅、会议一站式需求,以及休闲娱乐、餐饮购物一站式体验和“吃住游乐玩”的一站式服务,并融入枢纽新城的产业、服务和生活体系;枢纽内外一体化的集疏运体系,保障区域立体畅达、内外转换高效;重庆东站与片区城市空间无缝化衔接、一体化利用,实现地下、地面、地上空间便捷联通、整体利用,形成立体化、复合化、一体化的站城融合空间;重庆东站以山水生态为本底,在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布置花园式商业街区,参差错落的绿色景观,55米通高中庭极具特色,将休闲与交通换乘完美结合,形成景中建城、城中有景、景城相依的一体化风貌格局。


重庆东站还是一座智慧枢纽,据悉,重庆东站将按照数字中国和数字重庆建设要求,围绕重庆东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运营管理需求,聚焦旅客服务、生产运营、商业运营、协同运维等四大核心业务,建设3大平台、17个子系统、近200项应用的数智化枢纽,将重庆东站打造成为有“温度”、会“学习”、勤“思考”、能“互动”的智慧枢纽,真正实现科技赋能出行、管理可视无忧、智慧体验非凡。在交通疏解方面,对进出站客流进行大数据分析,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,实时预测交通运力需求,为各运输主体提供科学高效运力调配建议;在出行体验方面,将为旅客提供站内AR导航、自动行李搬运、机器人泊车、智慧停车服务等智能便捷体验;在运营管理方面,实现照明、能耗的智能化监测,对火灾报警、物业管理、安防等实施智慧化管控;在商业运营方面,为商家提供人流聚集热力分析、商家推荐引导、可视化系统平台等服务,助力商家日常经营决策。智慧枢纽大大增强了旅客出行、游客观光和居民消费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
同时,重庆东站将打造绿建三星枢纽,绿色建材使用比例达60%,站房屋面自然透光比例10.2%,整体建筑能耗较现有标准降低15%,有望成为国内第一批绿色三星高铁枢纽。


据了解,目前重庆东站完成投资97.16亿元,占总投资的50.52%,混凝土主体结构(含综合开发房屋)已全面封顶,较施工组织计划提前工期约30天,计划2025年6月与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同步建成投用。